有一种文化,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,在历史壮阔进程中源远流长;有一种精神,自华夏血脉之初浩荡飘拂,在旖旎的春风中绵延至今;有一种品格,沉淀在骨骼里的传统基因,是砥砺品行的“磨刀石”。它是儒家文化中的“修身齐家平天下”;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;它是历经时光洗礼的处世智慧,也是耳熟能详、代代相传的处世格言。它代表的是一种优良的风气、风格和风尚,它就是“清廉”。
“清廉”是青年坚定信念的“定盘星”。位不在高,廉洁则名;权不在大,唯公则灵。在滚滚历史长河中,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,辞官弃职,才有了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独立人格;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,坚守了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洁身自好;王冕淡泊名利,留下了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的佳话;更有焦裕禄、邓稼先、孔繁森等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忠诚,立场坚定、旗帜鲜明,在重大抉择面前方向正确、态度坚决,用生命的光辉照耀尘间。这些清廉事迹是推动青年坚定信仰、永葆初心的“强心剂”,确保方向不偏、航向不移。
“清廉”是青年奋斗前行的“助推器”。干净犹如空气,须臾不可缺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在这个特殊的金融行业里,每天必不可少要与金钱打交道,若不兴廉洁之风,腐败病毒就会乘虚而入;若意志不够坚定,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;若遗忘初心使命,前途命运不言而喻。所以,补足政治营养和精神钙质,自觉接受熏陶、汲取养分,方能让清风正气融入头脑、规范言行,让清廉文化的影响力、感染力入脑入心,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,为前进之路保驾护航。
“清廉”是青年实干笃行的“压舱石”。生逢盛世,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,也肩负着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时代使命。这要求广大青年干部员工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,更要培养廉洁的人格和情操。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,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,始终保持谦虚、谨慎、负责的工作态度,增强责任之心,把初心落在行动上、把使命扛在肩上,在其位谋其政,在其职尽其责。立足本职工作,发扬吃苦耐劳、砥砺奋进的优良品质,发挥攻坚克难、作风优良的过硬本领,做好农信事业上的螺丝钉,在实践中增长才干,在笃行中奋斗青春。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跨越千年,朱子余音犹在。清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目标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智慧与精神滋养。作为新青年,要始终将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刻在骨子里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,为农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